8月19日,江津區油溪鎮橋頭村廣闊的田野裏,穀浪翻滾、機聲隆隆,2台小型收割機不停地“忙碌”著。而站在一旁的劉老漢,卻杵著拐杖,悠閑地盤點著自個兒的收成。
立秋過後,在油溪鎮隨處可見這樣的場景。目前,已有20多台水稻收割機,正在實施了社會化服務的大坡、橋頭、吳市等7個村社的8000多畝稻田中拉開秋收帷幕。
水稻耕種“一條龍” 江津農民增收200萬
70來歲的橋頭村村民劉永全,因為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老兩口要種4畝多稻田,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年初,一家人便商量決定把水稻“全托”給鎮裏的種糧社會化服務隊。
種糧社會化服務,是在政府的引導下,組建起專業的育秧、機耕、機插、機防、機收服務隊或農機專業合作社;由專業農資店將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直接送到田間地頭;農技人員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農戶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階段的服務,平時隻負責日常的管理。
該鎮農業服務中心曾維超主任介紹,自2012年推行種糧社會化服務以來,該鎮已有專業農資店22家,擁有插秧機30餘台,專業服務人員到達150餘人,有效解決了農民外出務工後,留守群體種糧的難題。
以前,劉老漢的4畝多地,請人收稻穀一項就要花費近2000元。現在,“全托”給服務隊,每畝支付服務費350元左右,加上種子、肥料等農資200多元,從育秧到收割,總成本也才2000多元。“全托給服務隊以後,不用擔心幹旱、蟲害,省心不少,而且產量也提高不少。”劉老漢這樣盤算著:今年,水稻平均畝產都在650公斤左右,比自己種增產100公斤以上,按去年新穀上市時每公斤2.6元的市場價算,每畝純
收入1000元左右。
據悉,今年該鎮有2000多戶村民,跟劉老漢一樣,享受著水稻耕種“一條龍”服務。預計全鎮水稻增產80萬公斤左右,增收2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