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10月23日發表了題為《歐洲增長乏力盼望中國投資拉動》的文章。文章稱,歐洲人需要從中國人那裏獲得幫助,以應對經濟增長乏力、人口老齡化,以及不溫不火的商業投資。除了資金之外,中國投資者還可以幫助歐洲企業更好地把握中國和亞洲其他市場的機會。2012年三一重工對普茨邁斯特(俗稱“大象”)的收購,成為了歐洲日益向中國投資者開放的象征。
全文摘編如下:
總部設在湖南長沙的建築設備製造商三一集團,在2012年收購了普茨邁斯特,這宗交易已經成為了歐洲日益向中國投資者開放的象征。
被並購後,這家公司似乎取得了成功;中國總理李克強本月訪問柏林和漢堡時,受到了熱烈歡迎,這也是原因之一。盡管還存在一些摩擦,德國和歐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恐懼感,之前他們曾擔心中國投資者會盜竊技術,關閉成本高昂的歐洲的工廠,並把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國。
“當前世界經濟處於困境之中,但德國和中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發展良好,這是局麵穩定的一個跡象,”德國總理默克爾說,她此前剛宣布中德簽訂了一係列新的條約和商業合同,其中包括空中客車(Airbus)獲得飛機訂單,10月10日她又表示,大眾(Volkswagen)與中國一汽集團的合資企業合同延長到2041年。
歐洲人之所以變得更加歡迎中國人,原因之一在於,他們需要獲得幫助,來應對經濟增長乏力、人口老齡化,以及不溫不火的商業投資。除了資金之外,中國投資者還可以幫助歐洲企業更好地把握中國和亞洲其他市場的機會。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歐洲超過美國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原因,而歐洲人似乎希望更進一步。“可以說,歐洲正在歡迎中國的投資,”研究過這一課題的英國利茲大學商學院(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教授傑裏米·克萊格(Jeremy Clegg)說。
中國人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至少到目前為止,事實證明他們是比較低調、幾乎隱形的企管人士。普茨邁斯特人力資源主管烏韋·米賽爾拜克(Uwe Misselbeck)表示,在該公司位於埃爾西塔的主廠區,隻有一名中國管理人員和五名中國見習員工。
上個月在李克強訪德之前,米賽爾拜克在法蘭克福參加由審計公司畢馬威(KPMG)組織的活動時說,“我們仍在用刀叉吃飯。”此次會議是一個宣傳活動的一部分,目的是要反駁長期以來對中國老板的刻板印象。
普茨邁斯特專門製造建築工地的混凝土澆鑄設備,1986年在現位於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該設備曾被用於控製核輻射,2011年在日本,它還被用來抽取大量水,冷卻福島核電站出現故障的反應堆。
米賽爾拜克提到三一重工收購一事時說,“中國同事對我們很熱情。”他將他們與那些“想要告訴你世界如何運轉”的美國投資者作比較,流露出對前者的讚賞。
迄今為止,美國仍然是歐洲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2012年,其投資金額在總投資額所占的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一,而中國投資所占比例為2.6%。2012年是能獲得完整信息的最新一年。
但中國投資的增長速度比其他國家快得多。據官方統計機構歐洲統計局(Eurostat)透露,2010年至2012年,中國在歐盟持有的股票的價值翻了三倍多,增至268億歐元(按照當前匯率計算約合2085億元人民幣)。
中國公司投資購買意大利熱內亞、那不勒斯及雅典的港口。他們收購了意大利鋼製品製造商、德國戶外家具生產商,以及匈牙利化學品生產商。10月11日,德方在漢堡召開了主題為“中國遇見歐洲”的會議,歡迎李克強總理。據當地商會透露,漢堡及周邊地區有500多家中國公司。
據畢馬威透露,隨著中國政府簡化國內公司在進行海外投資前必須通過的審批過程,來自中國的投資會進一步增加。
中國投資商開展了很多備受矚目的交易,而且願意購買陷入困境的公司,他們因此獲得關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於2010年從福特汽車(Ford Motor)手中收購了沃爾沃汽車公司(Volvo Cars),這是最受關注的收購案之一。
今年8月,沃爾沃在斯德哥爾摩推出了自歸中國公司所有以來的首款新車型,中方非常低調,近乎隱形。現場沒有中方的管理人員。沃爾沃的首席執行官介紹了名為XC90DE運動型多用途車,稱這款新車是瑞典美學與工程的結晶。
沃爾沃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哈坎·薩繆爾森(Hakan Samuelsson)暗示,與福特相比,公司歸吉利所有後擁有更多自由。
“他們給了我們一個新角色:一家獨立自主的公司,”在與一小群記者的會議上,薩繆爾森提到吉利時說。“我們不是一個隻能執行某個核心機構命令的部門。”
中國已經成為沃爾沃汽車的最大市場,這也證明了中國的投資可以為歐洲公司打開新的市場。最豪華的XC90車型將在瑞典生產,但沃爾沃的其他車型已經在中國投產,公司正考慮向美國出口一些中國生產的車型。
中歐貿易關係也存在緊張。歐洲投資者抱怨,他們在中國投資時受到的限製,要遠遠多於中國在歐洲投資時受到的限製,還有在與政府擁有或補貼的中國企業競爭時所處的劣勢。
歐洲官員曾指責中國對原材料出口設置的限製,違反了世貿組織成員國需要遵守的規定。他們還指責中國傾銷太陽能板,這種做法給德國的太陽能設備製造商造成了嚴重的麻煩。
李克強10月10日訪問柏林時,香港正在舉行親民主抗議活動,默克爾謹慎地提到,他們還討論了人權問題。
中國官員也曾對歐洲企業發出指責。今年9月,湖北省的物價監管機構對大眾(Volkswagen)旗下的奧迪(Audi)罰款4050萬美元,稱這家汽車生產商與10家經銷商達成了壟斷協議,以維持整車及備用配件的高售價。
中國和歐盟就一份新的綜合投資協議的談判一直進展緩慢,這份協議或將緩解一些摩擦,同時簡化交易程序,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保護。
從資金數額來看,中國國有企業是歐洲最大的投資者群體,而即使是三一重工這樣的私營企業,也與政府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引發了一種長期存在的懷疑,即中國的投資是對歐洲經濟施加影響的隱秘計劃的一部分。
但在當地,中國管理者采取的無為而治的策略,似乎緩解了這樣的擔憂。
利茲大學教授克萊格說,中國所有者表現出來的克製,反映出他們對跨國生意是相對陌生的。
這就讓他們與美國的投資者區別開來。美國的投資者實施收購,可能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能夠改善一家公司的管理方法。
“與美國模式不同,來到海外的中國企業沒有管理上的過人才幹,也沒有幾十年的豐富經驗,”克萊格說。“他們還在說自己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本文來自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