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日的鳳凰衛視《石評大財經》節目中,主持人石齊平稱“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小編無法考證這是否此語的最初出處,反正目下這種說法已經不脛而走。就兩大計劃的背景而言,把“一帶一路”規劃喻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對於亞太經合組織的其他成員國顯然是不公平的——2008年的金融危機造成的危害甚至無法與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相提並論,又怎能與二戰對西歐各國的經濟破壞混為一談呢?
“一帶一路”規劃=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就思路和互惠互利的結果而言,“一帶一路”規劃跟馬歇爾計劃倒有相似之處。進行類比,也讓人更加期待“一帶一路”規劃早日出台,通過輸出過剩產能,從而讓中國經濟完成轉型升級,亞太地區的友邦也迎來共同的繁榮。
對於行業和出口意味著什麽?
作為強周期性行業的代表,工程機械的發展與宏觀經濟直接相關。去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放緩,工程機械所相關的下遊行業需求也處於低迷時期,因此導致該行業的疲軟走勢仍在持續。行業低迷許久,企業股價嚴重背離本身的價值;利好消息出現之後,股價立即出現大幅上漲(圖為11月4日收盤時的股市行情)。
工程機械股票大幅上漲
11月5日開始的APEC會議和呼之欲出的“一帶一路”規劃,將驅使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進入新階段。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互聯互通的前提條件,在亞投行和千億規模專項基金的支持下,國內工程機械廠商及基建企業,有望加快“走出去”步伐,迎來掘金海外市場的良好機遇。
APEC會議將重點討論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全方位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在11月8日的“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中,中方將會闡述關於加強互聯互通關係、共建“一帶一路”的看法和主張。另外,在10月下旬舉行的APEC財長會議上,促進基礎設施投融資合作成為最大的亮點,我國將出資推動APEC區域基建。
由於APEC經濟體與“一帶一路”經濟帶重合度相當高,“一帶一路”政策不再是一項獨立的國內政策,而是著眼於亞太地區的一項政策。基礎設施建設,將是未來“一帶一路”規劃與APEC經濟體的強力連接點。
在APEC會議和“一帶一路”規劃的雙重推動下,亞太區域基礎設施投資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據測算,亞太區域未來10年間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8萬億美元,潛在空間巨大。國內工程機械等設備企業,迎來拓展海外市場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有利於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局麵。
誰將是直接受益者?
從高鐵、核電到“一帶一路”,中國的國家戰略已從韜光養晦轉變為走出去的負責任大國戰略。在巴西福塔萊薩成立的金磚貨幣體係,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重要實施保證,而“一帶一路”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通過資本輸出消化自身的過剩產能,通過拉動新興市場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全球增長。
中國公司的海外基建業務將首先獲益,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機會。與當年的“馬歇爾計劃”相似,“一帶一路”的規劃實施和中國的“走出去”戰略都要求中國公司在海外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包括港口、鐵路、公路、能源通道等。因此,擁有大量海外基建業務的上市公司毫無疑問成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直接受益者。
補充:什麽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製,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等既有合作機製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製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本文來自築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