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中聯重科攜手弘毅投資宣布,聯合收購奇瑞重工80%股權,全麵進軍農機領域。
兩個月後,中聯重科在“201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攜旗下47款產品正式推出了“中聯重機”品牌。
專家表示,目前國內農機市場,尤其是大型農機市場幾乎被外資品牌壟斷,中聯重科攜手弘毅投資與奇瑞重工有望打破外資巨頭壟斷,改變中國農機行業的現有格局,引領農業機械登上全球價值鏈高端。
外資巨頭壟斷中國市場
從農業機械弱國到農業機械大國,再到農業機械強國,一直是中國人的執著追求。
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實現從農業機械弱國到農業機械大國的跨越式發展。中國農業機械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農機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800億元,預計2018年將突破5000億元。
中國已經超越歐盟和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農機製造大國。但與之對應的是,中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仍有待提高。2013年,中國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約59%,與發達國家的接近100%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這一現狀也讓國外的農機巨頭窺到了未來存在的巨大市場空間。截至2013年底,包括約翰迪爾、愛科、凱斯紐荷蘭、克拉斯、久保田等世界五大農機巨頭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方憲法表示,隨著2013年德國克拉斯公司通過並購山東金億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包括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在內的世界農業機械五大企業,目前已經全部在華“紮根”。
根據淡馬錫等國際谘詢公司的投資建議,這些世界農機巨頭都采取了先與中國企業合資,再通過徹底收購的方式變為獨資,然後慢慢將本土資本擠出市場。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張小虞表示,“目前國產大馬力農業機械基本沒有,這塊市場幾乎全被外資企業拿下了。”我國高端動力機械和配套農機具的對外依存度高達90%以上。
張小虞舉例說,約翰迪爾公司進入後,迅速把包括天津拖拉機廠在內的國內兩大農機“排頭兵”給收購了。目前國內200匹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機市場基本被約翰迪爾公司壟斷。而南方的水田作業所需的小型農機,如水稻收割機,也基本上被日本久保田公司壟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市場定價權實際上早已被外企所拿下。
“國內農機市場,尤其是中高端、大型農機市場仍然被外資品牌所壟斷,這與20年前的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有著極其相似之處。”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說。
據介紹,20年前,國內工程機械市場幾乎是外資企業一統天下。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中,創業之初的中聯重科沒有氣餒,下定決心要把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整體水平提升上去,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2008年,中聯重科聯合弘毅投資收購了歐洲混凝土機械的王者CIFA公司後,通過不斷的資源整合,逐步成長為一家立足國內、享譽全球的工程機械企業。在中聯重科的帶領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成功踢開了爆發式增長的大門,全球的話語權不斷增強,中國也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的重心。
“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從低端到高端、從世界50強之外到進入世界前10強,實現過程是通過技術創新、走出去和抓住了中國發展的好的時機。”詹純新說,“農業機械發展也是一個過程,伴隨著城鎮化的加速,農業機械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我們抓住這個需求去發展,結果也會像工程機械一樣,在全球市場有自己的地位。”
中聯全麵挺進農機市場
那麽,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如何在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合圍中成功突圍?中聯重科、弘毅投資、奇瑞重工的強強聯合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與嚐試。
8月20日,中聯重科攜手弘毅投資在北京宣布,中聯重科以20.88億元收購奇瑞重工占總股本60%的18億股股份,弘毅投資以6.96億元取得奇瑞重工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0%。
中聯重科是全球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經過22年的打拚,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市場、管理、文化等優勢和資源。
奇瑞重工是中國農機領域跨度最大、產品品種齊全的標杆企業,創造性地實現了耕、種、管、收、烘幹等全程農業機械製造全係列產品研發。
而弘毅投資則是頂尖的PE,在資本運作、價值發現、公司治理、國際化戰略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
“此次稱得上是強強聯合,標誌著中聯重科在農業機械板塊的發展戰略實現落地,戰略設計正逐步變為現實。”詹純新在發布會上表示。
據介紹,並購後,中聯重科將把工程機械積累起來的技術和品牌等優勢注入農業機械,而弘毅投資則把資本運作的優勢注入農業機械。
詹純新同時透露,“中聯重科還將把自己已經做的農業機械資源放到奇瑞重工,包括重慶璧山的農機園區,都會納入到農機的大網絡中去,按照統一的網絡運行。”
按照詹純新的設想和規劃,中聯重科未來一方麵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升級產品,占領中國農業機械的中高端市場;另一方麵,則尋找合適的時機和夥伴,走出去進行海外並購,整合海外技術資源和市場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月後,10月28日,在“201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中聯重科農機板塊品牌“中聯重機”攜旗下47款產品正式亮相,標誌著中聯重科全麵進軍農機領域。
中聯重機總經理王金富表示,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及廣闊的世界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給中聯重機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將通過技術創新,持續升級產品,創新服務模式,引領中國農業機械登上全球價值鏈高端。(本文來自中國聯合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