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內燃機學會理事長張小虞先生不幸離世。他是中國汽車行業的泰鬥、內燃機行業發展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玉柴的老朋友。
玉柴作為中國內燃機行業的領軍企業,發展離不開行業領導、同儕的支持。張小虞先生也多次到玉柴來,為玉柴發展出謀劃策。
多年來,張小虞先生非常關心玉柴的發展。2006年,玉柴發布中國首台滿足國四排放標準法規的柴油發動機時,張小虞先生親自到會,希望玉柴在自主創新品牌上再接再厲,為民族工業再立新功。
2010年7月,張小虞先生來到玉柴參觀考察。張小虞對玉柴為提升產品品質在製造工藝裝備方麵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進步表示了欣慰之情,對玉柴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說,內燃機行業的發展光有研發技術還不夠,而且需要注重製造水平的提升。
2011年初,張小虞先生出席玉柴營銷年會,並和行業、企業領導共同為玉柴股份新標識揭幕。在會議召開的幾天時間裏,張小虞先生和玉柴領導促膝長談,共謀推動行業企業發展之策。
2011年9月,玉柴謀劃國企改革之際,張小虞先生出席了在京舉行的國企改革暨玉柴創新實踐高層研討會。會上,他說,改革開放的每一個階段和每一個進程,玉柴都踩上了點,跟上了節奏。不僅如此,它始終站在改革開放發展前沿,從剛開始的企業放權到搞活,到股份製的改造,到海外集資,到技術引進,到聯合開發,到內部法人治理結構改變,到多元化的發展,最終到現在進行國際化發展和推進,所有的進程,玉柴在整個機械行業裏是非常典型的。通俗地講,踩上點,跟上節奏,而且始終走在前沿,才使這樣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玉林地方國有企業能夠由小變大,由大變強。
他指出,對於企業來說,隻有外因的變化,沒有自身的改革,企業就會江河日下,以至於最後破產。國家不管為它花多少錢,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都不會取得勝利,這是有先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才造就了一個真正的能夠綜合進行改革的玉柴。他對玉柴的鼓勵和支持、逆耳忠言,至今令人難忘。
對內燃機行業的推動,張小虞先生同樣不遺餘力。2011年11月,在中國內燃機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上,他指出,要形成比較完善的自主創新體係,具備核心技術和研發的能力,產品的水平達到國際一流,奠定內燃機科技強國的堅實的基礎。為此,他要求行業要在下麵幾個方麵取得技術性的突破:其一,研發一批汽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內燃機車、船舶配套需要的高水平內燃機。在技術層麵上,發展現代內燃機設計的分析技術,節能減排的燃燒技術,高壓共軌的燃油噴射技術,增壓中冷、可變截麵的增壓技術,冷卻廢氣和再循環的技術以及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等。其二,加快節能技術和清潔能源技術的突破,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力爭實現道路柴油機近期節能6%~9%、中期節能14%~17%、遠期節能20%~23%的目標。其三,重點企業要建立循環經濟的技術發展模式,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科技支持。其四,建立若幹世界一流的內燃機科研院所和大學的相關專業,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技術中心,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內燃機創新體係,使內燃機科技的前沿技術研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五,到2020年,研究開發投入占企業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力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
作為汽車行業的老人,張小虞先生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是一個人一生最有意義的事。我這輩子隻想把汽車這件事情做好,那就是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我的夢想就是讓中國人都能買上自己的汽車。”
再次對這位德高望重的汽車界符號性人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悼念,希望共同努力,推動先生未竟事業,早日達成。
(本文來自玉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