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宋海良所言,“歐美設計、亞洲製造是當前國際海工裝備市場的基本格局,繼新加坡、韓國之後,我國極為可能成為亞洲海工裝備製造業中心。設計研發能力薄弱和配套業滯後是中國當前海工裝備業的兩大軟肋。”例如中國今年奔赴南海作業的“海洋石油981”,工作效率高於預期,也是中國在國際海工裝備上的一張名牌,但是“海洋石油981”大部分的收入都落入了歐美配套商的私囊中,設計研發能力薄弱和配套業滯後使得中國海工裝備的國際競爭力遭到大大削弱。
首先,海洋裝備製造業的基礎技術和建造經驗明顯不足。和世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相比,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水平尚處於初級水平,仍處於行業的第三陣營,設計開發能力與國外差距較大,目前能自主設計的海洋裝備也僅僅限於淺海海洋工程裝備,高端、新型的裝備設計建造領域以及海洋工程市場基本未涉足,深水海洋工程裝備的前端設計還是空白,更不具備其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加上海洋工程建造和管理等相關經驗的嚴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
其次,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熟知海洋工程產品具有高精尖技術特點,因為國內海洋工程企業缺乏技術及相關科研人才支持的緣故,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設計基本是參照或直接引進國外技術,承接的海洋工程產品訂單,產品技術含量也很低。同時,海洋平台的各類功能模塊以及各類配套設備規格品種多,對技術性能、材料、精度、可靠性、壽命及環境適應性的要求十分嚴格,而技術多、附加值高的高端配套設備,多被國外供應商所壟斷,核心技術受製於人。
再者,國內企業競爭領域重疊,結構性產能過剩隱憂初現。近年來,國內很多大型船舶企業紛紛借助海洋工程裝備轉型,努力擴大海洋工程裝備基地建設,造船業鼎盛時期一擁而上的局麵再度顯現。然而,因為缺乏技術、人才及配套設施的支持,國內海洋工程產品競爭領域重疊日益嚴重,主要還是紮堆於價值鏈低端,集中在淺水和低端深水裝備領域競爭,而高端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基本上還是處於一個空白的領域,海洋工程裝備產品供求結構不均衡,初現新的結構性產能過剩隱憂。
最後,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配套產業發展嚴重滯後。配套設備是海洋工程裝備價值鏈中的關鍵環節,占比高達55%,而我國的自配套率低於5%,配套設備生產能力極弱,大部分海洋工程裝備的配套設備還是依賴進口。如果我國海洋工程配套業不能實現與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同步發展,中國海洋工程企業將被永久固定在海洋工程產業鏈的最低端,這也是中國企業進軍海洋工程市場最大的隱患。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國家政策支持還是產業發展前景來看,我國的海洋裝備製造業是一個亟待開發創新的藍海產業。和發達國家相比,因為我國進入海工領域的時間較短,無論是在技術開發還是在配套產業的發展方麵,存在的差距依舊很大。但是中華民族從不缺乏艱苦奮鬥、自主創新的精神,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就是一偉大例證,其曆程足以鑄就一部偉大的“中國重器”史詩,從剛剛起步到世界品質設備的塑造,僅僅走過了幾十年的時間。所以隻要我們放低姿態,不斷創新學習發展,我們相信,中國海工裝備製造業屹立世界海洋之巔也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