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桥80m,到5桥64m,再到3桥50m,中联重科乘胜追击,接连创造了3项桥长比的世界纪录。3桥50m泵车是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全球最长的3桥底盘泵车,也是全球首款3桥仿生6节臂泵车,该泵车首次配置变频减振技术,使整车振动降低50%,大幅提升泵车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功率自适应控制,重负载工况泵送性能提升20%,整机节能控制效果优化。
3桥6节臂创先河
中联重科与CIFA的完美融合催生了此款全球3桥底盘最长臂架泵车
该泵车是中联重科融合CIFA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结合中国客户的需求开发的一款高端产品,在全球首次实现了3桥底盘泵车泵送高度突破50m大关,是全球3桥底盘最长臂架泵车;该产品采用了中联重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节臂技术,并大量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变频减振等创新科技。
碳纤维、仿生6节臂和变频减振技术等的合理运用
碳纤维轻量化技术该泵车运用碳纤维轻量化技术,在臂架、油缸、管夹、混凝土管支撑等部件上采用复合材料,整机减重40%,大幅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仿生6节臂技术与传统的5节臂泵车有效布料高度相比,6节臂50m泵车有效布料高度提高了4m;6节臂折叠更紧凑,整车长度缩短2m,转弯半径更小,场地适应性大幅提升;配置3桥底盘,支腿跨距缩短20%,支撑面积减少15m2。
变频减振技术通过消除共振等措施实现整车减振50%,提高了臂架安全性、稳定性和整车使用寿命。
此外,中联重科该款3桥50m泵车还采用了CIFA外置连杆臂架技术,臂架强度更高,泵送稳定性更好;CIFA技术的复合双层管使用寿命达4.5万m3,比国产同类产品寿命长1倍以上;整机全功率智能匹配节能技术,将整机各子系统纳入动力控制系统,实现整机功率匹配,降低油耗达10%。
技术亮点
串联液压缸行程控制技术可将泵送行程控制精度控制在0~50mm范围内,确保了紧急情况下的泵送应急换向操作。
臂架流量按需分配系统可保证臂架动作能够根据需要同时进行,大大提高臂架操作的便捷性。
臂架应急技术臂架系统故障情况下,应急使用泵送系统动力源,提高泵车应急可靠性。
分配软启动技术分配系统根据料况自动判断控制方式,解决待料堵管问题。
分配系统自适应技术根据负载自动调节分配系统控制参数,分配机构驱动能力30%以上,分配系统摆动速度提高约10%。
研发背景
在符合国际标准并确保安全应用的前提下,用最少轴桥数的底盘承载更长臂架——这是泵车设计者在进行泵车整体设计布局时所梦寐以求的目标,不仅可以提高泵车的通过性能和对工程现场的适应性,还可以大幅降低泵车整体造价,从而降低用户的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这也是泵车制造厂商不断挑战3桥底盘泵车承载极限的原因。
由于汽车底盘因承载能力有限,传统6节臂50m钢板材料的泵车必须配备4桥底盘,中联重科此次推出的50m碳纤维臂架泵车由于在臂架、油缸、管夹、砼管支撑等部件上采用复合材料,使上装重量减轻40%,在确保产品安全可靠的同时,实现了3桥底盘承载50m级别泵车的重大突破。
为更大幅度提高3桥50m泵车的实用价值,中联重科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节臂技术应用于该产品,使得50m泵车的臂架灵活性有了大幅提升。而且,与传统的5节臂泵车有效布料高度相比,6节臂50m泵车有效布料高度足足提高了4m,为用户创造了更多的泵车使用价值和盈利空间。
微评:
这不仅是中联重科研发能力的最好体现和有力证明,同时也是社会对中联重科优质产品和尖端技术的肯定和认可,标志着中联重科进入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碳纤维在泵车上应用是世界混凝土泵车制造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用更少轴桥数的底盘承载更长臂架泵车是泵车研究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中联重科消化、吸收、创新最尖端的碳纤维技术,应用于泵车制造领域,改写了世界泵车制造历史。
中联重科碳纤维系列化泵车逐渐成型,目前已经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在6桥底盘上承载80m泵车,在5桥底盘上承载64m泵车,在3桥底盘上承载50m泵车。未来还会推出更多的系列化碳纤维泵车。
2012年,在推出“蓝色关爱”的基础上,中联重科将不断深入,推出“蓝色关爱,全程保障”的服务,将提供一站式全套跟踪服务,更好的让客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的时候做到真正的放心,强大的售后服务保障使设备使用率大大提高,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一次性采购了2台碳纤维臂架50m泵车,建筑行业施工场地越来越受到限制,3桥底盘能够承载最长的臂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从我们对碳纤维的了解以及对中联重科的信任,我们选择与中联合作,选择3桥底盘50m碳纤维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