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上的蹒跚而行,它充满艰辛,但也充满魅力。
8个人,50万元。1992年,伴随着“小平南巡”开启的春天,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多了一只名为中联重科的小船。
200平方米的车间,工具就只有榔头、扳手和螺丝刀,当年脱胎于长沙建机院的中联重科可谓一穷二白,但幸运的是,它甫一出生就坐落在了前一年刚刚因陋就简成立的长沙高新区里。
春雷滚滚,风帆浩浩。
新的政治、经济发展周期,对每个城市和区域来说,都意味着大变局的来临。
这一年前后,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股建设高新区的热潮,迅速席卷神州——
西安高新区在城西南郊外的一个雨天,踩着泥泞,从“白纸”上起步;东湖高新区所在的武汉鲁巷一带,当年还是种着萝卜和白菜的菜地;1992年,曾经只长荸荠和庄稼的张江,尽管挂上了高新区的牌子,也不过是区区小镇……
空白,却并不意味着贫瘠。在火炬高高燃起的同时,一系列人们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也迅速在这些区域涌现: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
“公司挂起的第一块牌子上就写有‘高新区’的字样。”也许,对于当年的中联来说,“高新区”三字只是个新鲜的“噱头”,却未料想,此后二者相伴成长的20年间,企业能收获一路的风雨扶持。
“无论是享受园区的各种优惠政策,还是企业对发展空间的要求,我们都尽量予以扶持或满足。”20年间,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经发局局长陈智勇见证了中联重科的成长,“2003年前后,中联重科转制遇到了困难,我们陪着一起去跑发改委、建设部,跑省里的各厅局……甚至2009年之前,中联重科的企业所得税都是免征的。”
从稚嫩种苗到大树参天。时至今日,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全球最大的起重机械制造企业的掌门人詹纯新仍然慨叹:“离开高新区,就没有中联重科今天的成就和扩张。”
“中联重科对高新区怎么要求都不过分,要在各个环节全力以赴地支持它。”采访中,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罗社辉的一席话正与前者相映成趣。
正是凭着以“一站式办公”为代表的高效贴心服务,园区特殊的优惠政策,相对集中的土地空间,以及逐步建立的科技服务机构、公共技术平台……使得那些原本荒凉冷寂的土地上,不仅迅速汇聚起人气和资源,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企业,更有一批企业在其中由弱至强,“小麻雀”变身“金凤凰”。
反过来,这些企业在高新区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催生了园区内企业形态从产业集群到产业链条的演进。
在长沙,以中联重科崛起为龙头,使得周边形成了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为其配套的金额数以百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