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不赶时髦、不追风,更希望以产品、以质量、以效益说话。”安徽合力董事长张德进的开场白,正是这家老国企稳健的经营风格。张德进刚过天命之年,他坐在合力总部六楼办公室的沙发上,身后的玻璃幕墙外是冉冉升起的太阳。
早上7时45分,尽管笔者比约定时间提前到达,但张德进到得更早。合力的员工称,每天8点之前,董事长就会来到办公室,下午差不多7点钟才会离开。
张德进说,公司的愿景是跻身工业车辆世界五强,目前仍在卧薪尝胆、蓄势待发阶段。事实上,安徽合力早已是国内叉车老大,23年来,其叉车销量居全国第一、世界第八,累计产销工业车辆量约7.5万台,同比增长近20%。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等诸多荣誉。
不盲目跨界发展
安徽合力2013年年报尚未出炉,但已公布的产销和季报数据显示,其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多元化和专业化之间是辩证关系。首先是主业做精做专,在充分占据叉车行业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再利用富余的资源,发展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其他工程机械业务,避免过度多元和过度单一。”张德进称,合力不会盲目跨界发展,从这几年工程机械行业的状况看,过度多元化、盲目追求企业规模已经造成了一些好企业由盛而衰,甚至可能以后不复存在。
2013年合力做了三大功课:一是加快新H型、G2型等中高端内燃和电动平衡重叉车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增强自主研发制造实力;二是继续提高国内营销服务、配件维修服务能力。此外,公司在牵引车、装载机等新入领域的发展也逐步成熟,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其中装载机产品在行业景气度下行的环境下,获得了近40%的销量增长。
安徽合力近期完成的产业基地的战略布局也体现出对“主业精专”和“适当多元”的把握。截至2013年底,合力构建了以合肥总部合力工业园为中心,宁波力达(东部)、宝鸡合力(西部)、衡阳合力(南方)、盘锦合力为区域生产基地,以合肥铸造工厂、蚌埠液力机械厂、安庆车轿厂及配套体系为支撑的战略产业布局。
该布局的优点在于,内燃及电动叉车等标准产品按照区域供货,减少跨区域运输的成本、时间,快速响应市场;一些特色产品则交由专业厂生产,以专业打造精品。
以去年10月刚投入运营的合力盘锦基地为例,标准化的叉车产品供应国内东三省市场,陆路进入俄罗斯和远东地区,目前已正式接单生产。各专业厂分工明确:中高端出口叉车产品主要由合肥本部生产,防爆车产品仅衡阳基地生产;军用特种车辆的生产任务则交由宝鸡基地。
张德进表示,合力将继续巩固传统优势业务,利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加快向重型车辆、电动仓储车辆以及相关工程机械领域拓展的调整转型。
坚持发展自主品牌
“我们瞄准国际领先的几大工程车辆企业,学习他们生产管理、品牌运营、市场运作上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叉车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模式,让这些结合中国国情来考虑公司在国、外内市场要怎么做。”张德进说。
张德进表示,绝不能限制合力作为自主品牌和独立企业的发展,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进行海外投资并购的前提条件。此外,无论引入实业还是财务投资者,合力仍将都将将立足工程机械主业,选择在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化运作、研发管理等方面有益的合作对象,更好地走出去直面国际市场。
走出去,也意味着和丰田、林德等国际叉车巨头的进一步贴身较量。和国内叉车企业不同的是,合力拒绝了所有的出口贴牌生产,扛起中国自主品牌、民族品牌的大旗。在国内市场,目前合力部分高端产品已替代进口,但高端市场大部分仍由外资品牌掌握,国际市场更是如此。
“高端市场占有率不够,除了跨国企业更习惯总部集中采购等客观因素外,更重要是国内叉车的技术、服务还是有差距。”张德进对目前的合力仍不满意,“我们的硬件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从外表看厂房、设备、工艺装备甚至出来的产品似乎已经煞有其事,但还不够。”
严苛的自我审视后,张德进认为,突围的关键靠企业的“软实力”。合力“软实力”的欠缺包括:产品和技术上创新能力不足;国外内管理水平差距较技术差距更大;信息化未实现“三流合一”全覆盖;而在企业文化上,舶来的优秀企业理念以及核心价值观、准则等还没有真正落地。
如何解决软实力问题?关键是以人为本,让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前些年我们资金在生产线、技术研发上投入较多,未来会在员工上投入更多,从提升员工的工资福利到进一步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张德进说,“合力要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地,落实到从决策层到高管、到每个员工的行为规范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