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6日,湖南长沙,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一同启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
这是中联重科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农业强国的时代实践,也是刚跨入农机领域的中联重科借助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东风,谋求快速发展、占领农机高端全系列装备领域的战略筹划。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这一大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粮食安全、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政策效能等方面的驱动下,势必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而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农业装备企业将迎来更多大展身手的机会。
发力农机板块引领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对于选择农机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中联重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而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永恒的重大命题,如何通过提高农业作业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题中之义。
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土地改革的目标和实施计划,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进而更大地增加了中国农业机械的市场需求。
“因为国家责任,必然奋力前行;因为潜在市场,必有硕果出现。”詹纯新指出,从农机产业的发展前景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的现代化,这种国情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农业机械巨大的潜在需求。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目前涌现出很多先进的农艺技术。为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真正融合,农学专家和农机专家要主动合作,共同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
其次,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体系的作用,在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同时,在科研项目立项中要特别强调农机农艺的融合,选择若干典型作物和生产过程进行农机农艺生产示范,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
农机板块受益匪浅。有权威部门的预测显示,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大约在1.4万亿斤左右,按照目前1.2万亿斤的产量基数,要保持年度产需基本平衡,每年粮食至少要增产300亿斤。粮食增长的巨大压力要求中国农业生产必须要再上新台阶,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但从我国的具体国情看,机械化程度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资本市场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农业机械行业将在未来尽享政策暖风。这其中,在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上均处于行业前列的中联重科无疑是巨大的受益者。
对于农机产业的未来,中联重科显得信心十足:中联重科拥有20余年的工程机械发展经验,当今中国高端农机市场被国际品牌占据这个不争的事实与10多年前的工程机械领域的局面极为相似,中联重科有充分应对的实力和能力;同时,中联重科多年的海外市场拓展,也为中国农机未来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样本和典范。
“中联重科有多年的海外并购与资本运作经验,对中国农机走向高端、走上世界舞台拥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詹纯新告诉记者。
抢占价值链最高端助推中国农机登上全球巅峰
行业专家认为,近10年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虽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在机械装备制造业中仍属于规模不大、水平不高,与占领高端市场的外资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巨大,农机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
记者进一步了解后发现,2013年中国农机产业总体规模是3800亿元,其中中低端农机大概占3500亿元左右,高端农机大概占300亿元左右,而高端农机市场又被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企业所占据甚至垄断。
然而,从利润来看,中低端农机产品虽然数量很大,但是价格低,产生的收益也薄;相反,高端产品虽然数量不大,但利益很高。“高端农机有20%至30%的利润,有些甚至达到了40%的利润。”对于这样的现状,詹纯新表示担忧,如果长期保持这样一种结构,必然不利于中国农机产业发展,更打击了本土农机品牌的积极性。
如何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詹纯新认为,唯一的道路就是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要通过整合资源、战略重组和自主创新快速地进入中高端,并向高端转移。只有中国农业装备企业进入中高端,中国农业机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羊年春节前后,“一带一路”成为2015年地方“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是我国解决工业过剩产能、获取资源、开拓战略纵深提升国家安全及主导区域经济贸易的必然选择,而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公司,中联重科自然不会错失这一机会。“中联重科目前已与众多中字头的大型施工企业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它们是建设‘一带一路’的主力军。”
“作为其上游设备供应商,中联重科已做好国内、国际市场的资源整合,以便更好地跟随它们走出去。”中联重科分管海外业务的高级总裁张建国介绍说:“未来三到五年,中联重科海外市场收入将提升至30%—40%,同时中联重科也已做好与行业巨头在其欧美家乡市场展开正面竞争的准备。”
近一年来,中联重科农业装备业务在打造未来增长点产业方面也在积极布局。面对充满挑战的外围经济大势与非常残酷的行业竞争形势,一边克服并购整合之后的千头万绪,一边仍然进行紧张有序的正常业务经营,各项主导产品细分市场均取得了良好的表现。
在中联重科并购奇瑞重工之前,奇瑞重工就已经有产品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在出口量逐年递增的同时,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对于中联重科而言,这无疑是已经打开了一扇中国农机走向世界的大门。
“但是过去仅仅是中国产品的出口。未来,中联重科会站在全球需求的角度,从技术、服务和资源整合多角度出发,去考虑中国农机长期发展的道路。”詹纯新认为,要打开国际高端农机市场,登上全球农机产业价值链高端,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嫁接国外的技术,并充分从国外用户的需求出发来开发适合全球用户需求的产品。
“农业机械的市场是很广阔的,前景也是很明朗的。中联重科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式,一定能在农业装备全球化方面走出更好的一步,率先成为世界级的高端农业装备企业!”对于中联重科农业机械的未来,詹纯新信心满满。(本文来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为积极响应詹纯新董事长培育员工“工匠精神”的号召,力争将中联重科环卫产品的质量做到极致,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支技能高超、勇于创新的队伍,近日,环境产业公司举办了生产系统的“钳工、焊工技能比武大赛”。
[详情]5月上旬,中联重科全新涂装的TC5013-4C塔式起重机在甘肃省武威市建设项目中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中联重科起重机公司首台新涂装塔机在市场上亮相。 中联重科首台新涂装塔机惊艳市 该项目为甘肃省武威市政府2015年重点关注项目,参与施工的建筑公司均为甘肃省的标杆式建筑企业。
[详情]5月31日,全国“三夏”麦收开镰仪式在安徽定远举行,标志着全国各小麦主产区大规模夏收、夏种、夏管生产活动全面展开。 据悉,今年全国投入“三夏”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55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在30万台以上。
[详情]眼下,全国“三夏”麦收已全面开始,记者近日走访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的安徽地区,成片麦子已被金黄的麦穗压弯了腰,走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绿色的谷王收割机驰骋在麦地里,这一股股“绿色旋风”正由南向北快速推进。
[详情]6月2日,复盘后的中联重科迎来开盘涨停。投资者的信心来自于昨日一则重大利好——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LADURNER(纳都勒)公司75%股权。
[详情]6月1日,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就收购意大利LADURNER公司(下称“纳都勒”)75%股权与其股东达成协议。双方拟共同投资的金额为75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08亿元)。这一收购使得中联重科可获得更多的国际先进环境技术和项目运营经验。
[详情]5月12日,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6家中国企业落子这个被誉为中白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当天,从园区负责人手中领取入园证书的,就有来自湖南长沙的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入园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预计产后年销售收入达3亿美元。
[详情]5月23日,在全国“三夏”农业生产大幕全面拉开之际,国内超大规模的“三夏”机收作业服务队再度从中联重科启程,浩浩荡荡奔赴各夏粮主产区,标志着2015年“三夏”机收服务大会战全面打响。
[详情]近日,2015年“爱心满中联”全员募捐活动已告一段落。 中联重科“爱心满中联”全员募捐活动从2004年至今已经开展12年,共救助5046人,发放救助金1767.3万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