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工机械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徐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8.2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狂涨了370.39%!传统产业与新兴板块全线飞升,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共同发力……有人会问,是借了整个工程机械市场整体回暖的东风吗?是,但又不是。
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毕竟,这是徐工。
你好,罗马城
这是一块特殊的大屏幕,几乎每个路过的业内人士,都会被它吸引。
正中间一张巨大的地图,显示的是中国以及周边地区国家,以省、市为基本划分单位,徐工集团在每一个地区联网的工程机械运行情况,以光点的形式出现,一目了然。数据时时在更新,四个小图表围绕地图,将各种数据分析即时呈现。
很快,又一台新设备联网成功,随着大数字的不断上升,这一套系统在未来,将会给徐工、给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而这些,只是徐工智能制造众多成果的冰山一角。
从2016年开始,萧条寒冷的机械行业开始“解冻”,进入2017年,整个行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各类工程机械产品的销量均出现猛增,而核心产品挖掘机的销量增长更是超过了100%,八大类产品均出现极高的增长率,60%、70%均不在话下。如此的爆发式增长无疑会点燃整个行业的热情,以往的残酷和惨烈似乎已经过去,但要知道,在将近五年的剧烈下滑和严酷“寒冬”之前,也就是2011年危机发生前,整个行业也是这样的欣欣向荣,产品供不应求、产能迅速扩张……风口上大象都能飞起来,赚钱是那么容易,然而在随之而来的大萧条时代,一大批企业轰然倒地,剩余的幸存者们,则纷纷将触角伸向了不同的产业和领域,勉强度日。
如今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它与之前的“狂欢”又那么相像,这不禁又让人心生警觉。经历了高峰与低谷之后,无论是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的剧烈变化,还是企业运营的方式等都与原来不同。激增的订单、加班加点的赶工是必然,但又有什么,是企业必须做出改变的?
这些困惑,一直没能难倒徐工。早在最艰难的时期,与同处一个行业的众多企业投资其他产业不同,徐工在那时就做出了“坚守工程机械主业”的决定,并开始加速向高端制造转型。前进的道路无疑荆棘遍地、艰难而坎坷,稍不留神,甚至有生存的风险。但当阴云散去,春风再次吹来的时候,徐工已经成为全球高端市场上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向多年盘踞在产业最顶端的几家世界名企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2015年是个关键年。” 徐工机械总裁陆川这样评价道,并不是因为行业从那一年开始回暖,而是在那一年,中国、美国、德国竟然同时提出了未来关于整个工业的国家战略。无论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结合自身发展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都无疑将未来工业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智能制造。三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大国在同一年将思路搭到了一条线上,智能制造也从此成为工业强国的重要战略突破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这句话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徐工在智能制造这条道路上的经历和体会。从信息化,到两化融合,再到如今火到不行的智能制造,其实都是殊途同归、一脉相承的。尽管“智能制造”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向前追溯到二十年前,当徐工开始信息化的时候,就为今天取得的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年的不断积累,徐工才在如今这个绝妙的时间点,能够在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上开始拔足狂奔。
“这个展会我们首次参加”
在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个场景让徐工再次荣耀加身。
在开幕式结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上海市市长应勇等一众领导带领人数众多的考察团在展会现场进行参观,他们所到的第一站,就是徐工集团的展位。在听取了陆川的现场汇报之后,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徐工智能制造做得非常好!而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更是对徐工智能制造给予高度评价:徐工做的很好,为江苏增光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等一行领导莅临徐工展区参观指导(左四: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左五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
陆川很激动,事实上,这其实是徐工集团第一次参加工博会的展览。在此次博览会的科技创新展区域专门设置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展示区,徐工集团旗下的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作为行业唯一同时获得“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两项国家级重磅荣誉的单位,对外展示了徐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务乃至产业链协同的最新实力。
陆川坦言,此次选择来参加工博会,其实就能够看出徐工的改变,从以往工程机械展、宝马展的“展示产品”,到如今工博会的“展示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徐工通过应用能力的提升,打造并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从2015年5月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开始,从工信部到各个省、市,各级政府和机构相继出台了关于智能制造的一系列政策,工信部连续3年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大环境的驱使,加上徐工几十年的沉淀,与国家战略的高度契合之下,徐工的智能制造,迎来了它的“厚积薄发”。
徐工机械总裁陆川现场为苗圩部长、应勇市长等领导讲解。苗圩部长频频点头,并称赞徐工在行业里做智能制造做得非常好
“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
那么,属于徐工的智能制造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制造2025》颁布之后,徐工结合自身各单位产业特点,通过顶层设计,发布了《徐工集团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7-2020)》。方案总体围绕10大建设任务、25个子课题,重点聚焦数字化研发、MES优化提升、设备互联互通、中央集控指挥中心、数字化车间建设等方面先行开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徐工秉持“一厂一策、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在徐工重型、徐工铲运、徐工挖机、徐工道路、徐工汽车等各单位成立智能制造项目组,推进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是徐工转型升级、实现高端突破的主攻方向,‘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是徐工推进智能制造的四轮驱动。” 徐工机械总裁陆川告诉《中国机电工业》。
“一硬”,指的是智能化设备到智能工厂一系列的硬件装备。以这次参与展出的高端液压阀体智能制造单元为例,是液压负载敏感多路阀的产品制造的缩影,产品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核心技术已牢牢掌握在徐工手中,单台成本从原来进口3万元降低至1万元。并且通过改造提升,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将交付周期从原来6个月缩短至4周,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性提升50%以上;形成智能化产品,使每一个核心零部件都有一个数字化双胞胎,支撑起了徐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
“一软”,指的是智能制造的核心 MES管理系统。徐工基于几十年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实践,打造了一支在工程机械行业里最懂信息化的队伍,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云MES管理系统,横向集成供应链协同、纵向到达工序工位及设备、打造数字化双胞胎支撑产业链发展的“三位一体”的MES系统。
“一网”,指的是徐工MES系统通过设备联网平台实现了设备泛在连接与可视化,帮助设备开口讲话,将制造数据转换为可执行的生产指令,实现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对话,同时还开发了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废气、废水的监测与预防,真正实现绿色制造。
“一平台”,指的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目前在徐工的这个平台上,已经接入了40多万多台设备,包括起重机械、铲运机械、挖掘机械等,每天平台回传的数据超过10万条,通过这些工况大数据的记录与联合分析,对产品性能参数改进、工艺质量提升、工况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帮助。
简单来讲可以总结为“221”。两个基础,数字化研发和MES系统优化提升是基础;两个关键,设备互联互通和数字化车间改造是关键;一个核心目标,打造徐工技术领先、用不毁的产品。
以上这些看起来简单且一目了然,但它的背后,却蕴含着徐工常年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努力。
徐工高端液压流体控制与执行元件智能工厂总体模型
人迹罕至的地区
智能制造有多难?这个问题深挖下去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层次,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它往往呈现了不同的面貌和要求。可以肯定的是,发展智能制造,绝不是换几个机器人、多几台数控机床那么简单。而从制造业角度看,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后市场,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想要在全流程实现智能制造,没有“前车之鉴”。
“很多人将大型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称为无人区,这可能有点夸张,谦虚一点说,人迹罕至是没错的。”从陆川的形容中不难得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长久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习惯于“对标”,诸如GE、西门子、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更是企业发展绕不开的大山,从最初的产品质量,到后来的生产流程、管理方法、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想要进入高端市场,首先就是要以这些巨头为标杆,将自己无限地向他们靠拢,却极少有企业会考虑,然后要怎么办。
如果未来我们完全达到了他们的水平与境界,下一步要怎么走?更有甚者,如果未来整个产品、市场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旧有的东西被全部推翻,企业该如何?这并不是杞人忧天,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如果当年所有手机制造商都对标诺基亚,就不会有苹果的诞生。而正是苹果的诞生,“几乎毫无错误”的巨头诺基亚,轰然倒塌。
而今,在通往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中国企业一贯顺手的“对标”,已经不起作用了。一方面,那些顶级巨头们自身也并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另一方面,即使将他们的经验、数据、系统等一系列全部拿来,也并不能真正起到什么作用。买来一台顶级的机床,可以马上制造好的产品,可是即使买来最顶尖的软件系统,针对不同的行业、企业、产品、怎样去适应与使用它,其难度有时甚至不亚于从头研发。
举例来说,众所周知,智能化的前提是数字化,而这个数字必须是大数据才有价值。从研发到后市场,在整个流程中,研发、制造两个环节会生产出大量的基础数据,产品在之后的运行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使用数据,这些数据将会反馈回最初的研发环节,再作用于生产制造。但是这里面的数据并不是源数据,而是经过判断与合理采集之后的数据。任何一台设备,其能够产生的源数据都是海量的、难以计数的,这些源数据需要经过清洗,才能够产生真正有用的基础数据。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判断、清洗,并采集的过程,就需要一个绝对贴合企业自身的数字建模,而这就需要企业经过大量的实践,找寻设备从研发制造到使用中的各种痛点与难点。
徐工无疑是经验丰富的,多少年深耕在工程机械行业,为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早在2011年末、2012年初时候,徐工就开始大规模推行物联网终端,以此打造自身的大数据平台。如今,徐工已经成为业内第一家实现了互联网信息终端海外入网认证工作和海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企业,目前,该平台可以实时对远在巴西、缅甸、老挝等国家和地区的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工况展示、开工率统计、维保管理等诸多功能。
客户饶有兴趣地参观徐工机器人
迈向高端与国际化的征途
从2016年初,徐工液压件公司开始对位于澳大利亚的大型矿用挖掘机客户批量供货液压油缸。这是徐工液压件首次接到世界最顶级客户的订单。大型矿用挖掘设备对于配件的要求极为严苛,因为一旦开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设备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所有的检测、维修、换件,都要发生在预定的保养期内。徐工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是5000小时,而今,其中最高的运行记录竟然已经到达9500小时!经此一役,客户大为满意,值得一提的是,其所配备的主机设备并非出自徐工,也就是说,全球最高端的客户,放弃了设备的原厂配件,转而选择了徐工!这无疑是一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突破。
徐工为何会战胜原厂配件?要知道,这次合作,还是客户主动寻找到的徐工,在经过了细致的考察之后,客户肯定了徐工的制造水平,并首次将订单交给了非主机设备的生产厂家。一方面,持续更换原厂部件成本太高,徐工具有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徐工的售后服务着实令人满意。
“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在高端市场上能取得突破的,我最看好徐工!”客户的高度评价无疑加深了徐工出海,以及迈向高端的信心。事实上,随着全球都在追求降本增效,如徐工这般的中国企业,无论是主机还是零部件的出口,都迎来了巨大的商机,关键在于,对于诸如此类的高端产品,能不能做出稳定的质量。这取决于各方面的因素,从原材料开始,对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到企业自身生产过程中的精准控制、工艺的稳定性,这些都需要智能制造的数据控制才能大规模实现。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与以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徐工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众多外国客户看来,已经成为可选品牌的“第一梯队”。陆川透露,一些以往购买欧美品牌的客户,现在认为徐工的产品已经可以满足自身的所有要求,转为选择徐工,“这是存量市场,是从别人饭盒里拿出来的”。
目前,徐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建设趋于完善,产品出口至48个主要国家,营销渠道覆盖45个国家,拥有一级经销商116个,以及73个备件网点和24个办事处。据统计,2017年1~9月份,徐工集团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76.3%,远超行业25.5%增幅,持续保持中国行业第一位,在俄罗斯、菲律宾、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23个国家保持出口占有率第一。
此外,在欧美高端市场上,进入2017年,徐工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实现将压路机、挖掘机批量出口美国,并与美国租赁大客户签订6.5亿订单。
今年1~9月,徐工品牌主机出口量增长84.8%,自营出口量增长101.7%。东南亚市场销售翻番增长;在非洲和中东、中亚出口第一位置更加稳固,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的合资工厂使该国重大工程施工中几乎清一色的全用徐工装备;在南美曾一单拿下委内瑞拉近50亿人民币、6000多台设备的超级大单;在巴西总投资3亿美元、占地80万平米、年产7000台主机的工厂已有几十款适应性新产品下线,使徐工跻身当地三大工程机械主流品牌之一。
目前,徐工在海外拥有40余个分子公司和办事处、300多家经销商、500余家签约服务商,产品遍布178个国家及地区,保有量超过20万台,徐工在非洲和中东、中亚、亚太等市场已成为市场首选。在巴西、德国、奥地利、印度、美国拥有制造基地,这些都将支撑起徐工实现国际化目标。
这是一家有信仰的企业
徐工有一个目标,到中国制造2025战略收尾时,跻身全球行业前3强,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豪华俱乐部,为国家贡献一个“珠峰登顶”的百年徐工和世界级品牌。
2016年,徐工正式对外发布了行业首个“技术领先、用不毁”金标准,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指出:“我们就要将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做下去;每一台产品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并不断地改进,质量指标不稳定、心里没数绝不要轻易推向市场;交给用户的就是品牌品质、口碑信誉和用户放心。”
徐工无疑是一家有信仰的企业,“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霸气十足,从困难时期对主业毫不动摇的坚守,到行业风云突变时理性的分析,再到坚定不移地一次次扛起中国制造突破的大旗。而今,机遇就在眼前,可以说,未来谁掌握了智能制造,谁实现了关键技术和应用的颠覆性变革,谁就能成为整个行业真正的霸主。这样一场关键战役,徐工不可能缺席。
在徐工的判断之中,智能制造明确的5种模式(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模式),徐工的智能制造模式覆盖了其中的4种(流程型智能制造除外),可以说徐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与国家推进的方向完全一致,而且覆盖面广、难度大、代表性强,发展智能制造,是一项非常复杂、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重大工程。徐工要通过数字化的研发工艺、智能化的生产制造、网络化的远程运维、精益化的运营管理这四个方面集中发力,为客户提供质量、性能、服务倍受信赖的智能产品。
王民曾多次强调:“徐工集团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通过智能制造的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输出技术领先、用不毁的智能产品, 弥补装备制造业的短板。”
目标很明确,在前进中,徐工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以位于徐工液压件公司的高端液压流体控制与执行元件智能工厂为例,共有600余台的智能装备分布在12条智能化生产线,组成智能化油缸、智能化液压阀、智能化电镀、智能化仓储物流系统等5个智能化车间。目前,核心智能装备全部实现互联互通,数控化率达到90%,国产化率80%。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32.5%,万元产值能耗降低22.2%。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4.3%。研发周期缩短42.3%,产品不良率降低33.3%。
在人迹罕至的领域向前探索,未来的道路要如何走,总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像GE、西门子甚至提出要做全球最大的工业软件公司。包括全球老牌巨头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在摸索。陆川认为,只要将智能制造“向下、向深、向实”发展,就一定不会有错。(本文来自工业头条网)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近日,在徐工履带吊产品调试现场,一台XGC650履带起重机使用147+12超起增强臂风电工况顺利完成起臂及吊重试验,吊装能力超越同级别产品20%以上,风电安装高度刷新纪录,可达150米。
[详情]近日,徐工科特迪瓦“开放日”活动在阿比让成功举办,徐工科特迪瓦代理商、中资单位和当地大客户共计150余人参加活动,现场展出了徐工重卡、林业集材机和大吨位装载机等该区域热销机型,受到来宾的热烈响应。
[详情]近日,第18届2017年印度尼西亚国际矿业机械暨工程机械展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国际展览中心Jakarta International Expo Kemayoran举行。展出总面积40000平米,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家公司及厂家参展。展会期间共有超过三万名观众前来观展。
[详情]近日,徐工随车自主研发的首台25吨公交车用吊托联体型清障车XZJ5251TQZZ5成功下线并实现销售。该产品成功进入公交车清障市场,实现了该领域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为攻占细分市场增加了有力砝码。
[详情]近日,伴随着徐工XGC28000履带起重机吊索的徐徐下放,北京市长安街西延道路工程永定河特大桥主桥“和力之门”钢塔首节段吊装完成。当重达574吨的主塔首节段钢结构准确穿入预埋于下方混凝土中的85根钢拉杆。
[详情]日前,徐工集团与印度MTANDT公司高空作业平台批量出口签约仪式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印度MTANDT公司一次性采购徐工高空作业平台系列设备210台。此次签约订单涵盖剪叉、曲臂。
[详情]近日,从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传来喜讯,徐工重型QAY1200全地面起重机、徐工基础XTR260悬臂式隧道掘进机被评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金奖”, 徐工基础XZ450水平定向钻机、徐工铁路TWZ系列暗挖台车。
[详情]日前,享有盛誉的“国际租赁峰会”与“亚洲国际高空作业机械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是亚洲区首个针对高空作业机械的专业展览,它是高空作业行业知名展会APEX在亚洲的延伸,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工业品牌展,吸引了来自于中国。
[详情]近日,文莱举行大规模庆典,庆祝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登基50周年。徐工集团携文莱经销商BUILD MIX TRADING公司以独特创意制作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花车,庆祝苏丹国王登基50周年金禧。以大炮与盾牌造型作为花车的主要装饰,代表着捍卫国家领土,保卫国家以及人民安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