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里有钢筋加工机器人,它们每天勤劳加工提升近6倍产能!还有专属二维码能全过程溯源~哇!是什么宝藏机器人?想知道就跟着我看下去吧。
7月23日,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发布消息,项目通过引进全套钢筋加工智能机器人,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钢筋加工产能大幅提升,钢筋构件质量有效提高并实现了钢筋的全过程溯源。项目从每一根钢筋开始,严把质量关,精心打造品质工程。
机器人“在线” 加工
产能提升近6倍
“以往采用人工方式,每天能加工钢筋半成品和成品约30吨。启用机械智能化加工后,每天钢筋半成品和成品的产量达到了200吨,产能提升了近6倍。”项目工程技术部部长陈长万介绍。
据了解,为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了大型的智能钢筋加工中心,引入集成化钢筋笼成型机器人、智能钢筋骨架焊接机器人、智能钢筋自动切断机器人、智能钢筋锯切套丝机器人、智能钢筋直盘条钢筋弯箍机器人等大型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17台,智能机器人成为了钢筋加工的主角。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钢筋加工生产中心
钢筋构件精度误差不超1毫米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钢筋在桥涵等结构中起到骨架支撑作用,钢筋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智能机器人的引进,有利于严控钢筋成品质量关。
智能机器人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数控技术,不仅能对钢筋进行毫米级切割,还能加工成大小一致的精细钢构件,加工精度误差可控制在毫米级。
对比采用传统方式手工焊接的钢筋,采用智能钢筋骨架焊接机器人焊接的钢筋焊接缝均呈现美丽的鱼鳞状,接口更加饱满密实,焊接效果紧密有序。此外,智能钢筋骨架焊接机器人还采用了激光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测量焊缝偏移,引导并控制焊枪定位,避免因工件位置偏差、热变形等造成的焊接缺陷,极大地提升了焊接质量。
智能钢筋骨架焊接机器人执行焊接工作
专属二维码“出生证”
全过程质量溯源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牵头研发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管理一体化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利用智能设备控制器、电脑、手机等终端将钢筋加工数据实时传输,通过各工序之间流转的二维码,实现了从原材进场、原材使用、钢筋加工、钢筋成品出库、配送及安装全过程信息的透明化,钢筋成品最后都会拥有自己的专属二维码,有效实现了对加工钢筋的质量溯源。
“只要用电子设备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到从钢筋进场、原材试验,到钢筋加工、成品检验以及工序报验和成品安装等各环节的详细数据。”陈长万说道。
项目链接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陆丰潭西镇,对接深汕东高速公路,路线向西途经汕尾市、深汕合作区、惠州市、深圳市,终于深圳市龙岗区,与惠盐高速公路对接,全长146.55km,全线按照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目前,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深圳惠州段已全面推进施工。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消息,今年1至6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445亿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相当于2017年全年公路水路交通建。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22日,随着直径12 72米的兴安号盾构机刀盘破壁而出,津兴铁路(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
6月9日,在深圳前海妈湾跨海通道右线接收井中,直径15.53米的妈湾号泥水平衡盾构机破岩而出,标志着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中铁南。
6月8日,由蜀道集团川高公司投资、四川路桥承建的沿江高速宜宾新市至金阳段(以下简称宜金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卡哈洛金沙江大桥四川岸主塔顺。
一桥跨两岸,5月27日0时,历时1200余天的持续奋战,由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大桥工程分公司承建的泸州市神臂城长江大桥将正式通车,结束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