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区域水泥市场推涨情绪高涨,水泥企业对于金九银十旺季到来的期待更加热切。下半年以来,下游市场基建投资持续发力,近期一批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天津、安徽、山东、甘肃、浙江等省市集中开工7286个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合计3.7万亿元,项目涉及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
天津市44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107亿元
7月19日,天津市2021年第二批44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107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95个,投资占比近40%。
山东省72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328亿元
7月20日,山东省集中开工72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328亿元,项目涵盖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
安徽省22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64.1亿元
7月31日,安徽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27个,总投资1064.1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10个行业领域。
甘肃省80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201.56亿元
8月5日甘肃省2021年下半年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兰州市举行。今年下半年,甘肃全省计划新开工重大项目805个,总投资5201.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47.59亿元。本次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81个,总投资2697.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57.84亿元。
浙江省38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692亿元
8月13日,浙江省集中开工38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692亿元,项目平均投资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3亿元。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紧扣“共同富裕”主题,围绕“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展开。
近期集中开工部分项目列表
河南谋划灾后重建项目8855个,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8月13日,河南加快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截至8月12日,已统计受灾地区损毁项目7283个,涵盖农田水利、交通设施、市政工程、社会民生、能源、物流等重点领域。结合上述摸底情况,河南建立了全省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库,一方面,做好灾毁工程复建,另一方面,加快补齐水利防洪、城市防涝、生态环境安全、应急物资储备等领域能力短板,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目前已谋划储备项目8855个、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国内项目正火热上线,国外大基建项目也传劲爆消息。
综合以上信息,近期集中开工项目与上河南灾后重建的目合计达到16141个项目,合计共约4.3亿投资。
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
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8月10日表决通过总计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接下来,该法案将在众议院进行表决,如果表决通过,将送往白宫,由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该1万亿美元基建法案中包括5500亿美元的新增加支出,其中1100亿美元用于建设高速公路,660亿美元用于建设铁路,650亿美元用于建设电网,650亿美元用于建设宽带相关设施,550亿美元用于建设饮用水管道相关设施等。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表示,尽管不同于最初版本,但该基建法案仍将给美国“带来巨大好处”,是几十年来在基建方面的“最大投入”。
自美国总统拜登就职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其力推的“标志性工程”。为获得两党共同支持,该基建方案由最初的2.3万亿美元缩减至1万亿美元。
对于当天通过的版本,激进派认为“远远不够”,未包含拜登此前承诺的清洁能源项目等;保守派则认为“太过昂贵”,将大幅增加财政赤字。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近日评估称,该基建计划将在未来10年使财政赤字再增加2560亿美元。
英国“最大基建项目”4868亿元投资高铁
另有消息称,日本日立制作在7月底宣布,获得了英国铁路运行公司Abellio UK在该国中东部城际高铁33列,共165节新型车厢的订单,订单额为4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3亿元,计划2022年投入运行。公开资料显示,英国高铁2号线投资规模大约为560亿英镑,折合人民币大约为4868亿元。搞项目总长约550公里,部分路段设计时速达400公里/小时,英国高铁二号线(HS2)在该国乃至全欧洲,都被冠以“最大基建项目”的名号。
日本五年内对基建投资增加3成
据此前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发表演讲宣布在今后五年内把公共资金的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金额比现在增加约3成。
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出现下行态势,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大国,均将“大基建”拉动内需做为“决策”之一。国内基建项目对水泥的需求量,将形成支撑。
银河证券指出,2022年1-8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3 55亿吨,同比下降14 20%,较1-7月降幅持平,其中8月单月水泥产量1 88亿吨,同比下降13 10%。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支持新基建的推进,这两年,我们生活工作的城市,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