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里程的增加,人们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修筑技术日臻完善,由 当初的以人工为主、机械为辅逐步发展到现在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逐步改进,路 面修筑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水泥路面为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相比行车舒适性较差,因此如何提高水泥 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成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相对舒适性的首要问题。平原区地势开阔,路线平缓、 曲线半径较小,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山区路线地势狭窄、坡度大,弯道多、曲 线半径小并伴有回旋曲线,施工难度相对很大,大型设备就无用武之地了,小型机具表现出了其特有的 灵活性。省道327线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地处山区,为了能较好的提高质量,我们于2004年3月2日成 立了攻关小组,针对施工中的难点 —— 平整度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1 现状调查和活动目标
1.1现状调查
确定活动课题后,小组立即对省道327线已完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整 理如下:
1.2活动目标
根据调查现状和小组的活动方针,小组确定目标值:
省道327线0K+500—2K+400段平整度由84提高到95。
2 目标可行性分析
(1)因该项目是连接周围几个旅游区的重要通道,业主及单位领导都极为重视。
(2)本小组各成员均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觉悟,爱岗敬业。
(3)各小组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均参与过跑马岭、武庄至药乡等多项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的 施工,有多年的施工经验。
虽然设备并不先进,相信以人为本,我们小组成员有信心有能力使该工程通过QC活动后达到该目标。
3 原因分析
QC小组全体成员根据前段施工的调查现状,运用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了导致路面平整度低的诸多 原因:
图2 因果图
4 要因确认
为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对5个末端因素逐一进行确认。
(1) 料斗堆料过高造成掺料,配合比不稳定。
确认方法:装载机上料后现场观测,大约每隔20分钟检查一次。
确认标准:以不流入相邻料斗为标准。
确认结果:见表3。
解决难易程度:较易,只需加强管理。
结论:非主因!
表3 料斗掺料情况统计表
(2) 摊铺时料高出模板少或底于模板,造成振动梁过后表面骨料少,稀浆多,吸水后部分位置相对塌 陷。
确认方法:摊铺机过后观察并挂线抽检量测料与模板的相对高度。时间为3日和4日。
确认标准:以梁后平整密实、无明显稀浆为标准。
确认结果:见表4-1、4-2。
解决难易程度:较难,需下大力度旁站管理。
结论:主因!
表4-1 料与模板相对高度抽检统计表(3日) 单位:厘米
表4-2 料与模板相对高度抽检统计表(4日) 单位:厘米
(3) 搅拌时间短,造成骨料挂浆不饱满,料和宜性差。
确认方法:用秒表对搅拌时间进行抽检观测记录;时间为3日、4日、5日三天的8:00、9:00、10: 00、14:00、15:00、16:00。
确认标准:不少于120秒(JS500强制式水泥砼搅拌机)。
确认结果:见表5。
解决难易程度:较易,只需加强管理。
结论:非主因!
表5 搅拌时间统计表
(4) 运距过远,运输时间过长,造成料离析。
确认方法:在不同运距时对拌和料进行观测。
确认标准:以技术规范为标准。
确认结果:见表6。
解决难易程度:较易,只需设置合适位置拌和厂。
结论:非主因!
表6 搅拌时间统计表
(5) 生产时间短,经验不足,造成操作不熟练。
确认方法:对操作者现场观察,并询问其对此工序的了解情况。
确认标准:按照作业基准要求及操作技巧。
确认结果:见表7。
解决难易程度:较难,需下大力度旁站管理。
结论:主因!
表7 对生产人员实际情况调查表
5 制定对策(见表8)
表8 对策表
序号 | 主要原因 | 对策 | 目标 | 负责人 | 完成日期 |
1 | 摊铺时料高出模板少或底于模板 | 振捣后保证拌和料高出模板1-2cm,派专人负责,加强管理 力度 | 吸水后不出现相对塌陷 | 宋鲁生 马东英 韩庆喜 | 3.9 |
2 | 生产时间短 经验不足 | 现场操作强化训练,每晚讨论总结,加强旁站管理 | 三天后熟练操作人员占有率为90% | 孙立彬 秦元芝 | 3.9 |
实施(一)
现场指导,派专人负责全过程旁站,控制振捣后拌和料比模板略高出1-2cm,改掉以前仅摊平的习惯。 拌和料不足处,振动梁立即撤回,补料后再次进行振捣刮平。方法调整后,实施效果显著,摊铺后的表 面基本未出现表面骨料少而稀浆多的情况,吸水后未见相对塌落。见表9-1、9-2。
表9-1 料与模板相对高度抽检统计表(8日) 单位:厘米
表9-2 料与模板相对高度抽检统计表(9日) 单位:厘米
实施(二)
对生产人员现场讲解,操作示范,进行强化训练,10日前各工序培养出2-3名熟练人员,然后让熟 练人员带动其他生产人员;每晚组织生产人员按工序分组讨论当日情况,总结经验。
实施结果:各工序生产人员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图3)。
1)支模人员在弯道采用小模板(以1米为主)支出平顺曲线,除弯道以外改用加长模板,采用水准仪 配合检测模板接缝,减小了模板间的相对高差,保证了模板顶部的平直。
2)摊铺和振捣人员加强了责任心,使摊铺后基本平整,振点加大密度,保证了拌和料振捣后密实程 度一致。
3)吸水人员随时检查吸水机和吸水布的质量,使吸水布周边密封性良好,全布无丝毫漏气现象,保 证了各位置吸水均匀,吸水后各位置干湿程度一致,消除了因吸水不均匀的原因造成的局部塌陷。
4)磨光和抹平人员加强了责任感,认识到此工序为关键工序,用三米杆数遍检测,依据检测结果进 行抹平,进一步提高了平整度。
5)压纹人员随时检测温度,根据强度增长情况及时进行压纹,取消以前的按经验定时压纹,保证了 压纹深度深浅一致,压纹平滑。
7 效果检查
效果(一)
在小组成员的努力下,经过近一个多月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活动前后平整度对比,见表1 0、图4。
效果(二)
表10 活动前后平整度对比
图4 目标对比柱状图
通过此次目标管理,即提高了工人的整体施工水平,也为我们制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企业内部技术标准提供了经验与数据。
8 巩固措施
(1)将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纳入《长清公路局项目部短期岗前业务培训计划》的常设项目。
(2)修定完善技术标准,经局领导批准,将新标准纳入《济南先行公司施工技术标准》中。
9 今后打算
通过本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圆满完成了本次课题,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今后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特别是山区道路,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 为路面质量的提高积累了经验,下一步小组将对水泥混凝土 路面结构的其它状况,如抗滑、稳定性,进行攻关。用PDCA循环法,使今后的路面工程质量再 上一个新台阶。
工程建设机械2005.NO.9
路桥施工
克磊镘(KLEEMANN) MR 110 Z EVO2 移动反击式破碎设备和 MS 19 D 移动式筛分设备堪称经典组合,已经在国内诸多项目中广泛应用,并。